“证监会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
从科创板试点起步,到创业板存量市场扩围,再到北交所开市,注册制改革疾蹄步稳,成绩斐然。业界普遍认为,当前,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条件已基本具备。在总结科创板和创业板经验基础之上,可适时稳步向全市场推进。资本市场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 注册制改革成绩斐然
2013年11月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2018年11月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号角响起;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注册制改革正式落地;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鸣钟上市,注册制改革从增量市场迈向存量市场;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
“注册制改革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注册制改革显著提升股权融资扩容的规模和速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创业成长期的企业而言,长期资本的注入,有助于其提高抗风险能力,获得业绩增长驱动力。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4月1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410家,合计首发募资5789.41亿元;26单再融资项目申请注册生效,其中14单为定增,12单为发行可转债。创业板上市公司达304家,合计首发募资2770.74亿元;324单再融资项目注册生效,其中242单为定增,82单为可转债;北交所上市公司达90家,上市募资规模194.29亿元。
注册制改革下,科技创新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创板聚集了一批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阶段的“硬科技”企业和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标杆企业,产业聚集和示范效应已初步形成。
沪硅产业是国内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硅片企业。4月20日,公司登陆科创板将满2周年。沪硅产业董秘李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以来,公司先后进行两轮融资。其中,第二次是今年的定增。在今年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公司依旧成功募集到预期资金规模。
“公司是‘带U’上市的,注册制下更加注重企业信披质量,将选择权交给市场,促使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由此,公司也获得市场认可。”李炜称。
“注册制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并且为不同发展时期的公司提供了不同的上市条件和板块。这种相对宽松的资本环境,给创投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退出渠道,鼓励其继续投向更多创新型公司,加快创投资本与上市资本的衔接循环。这是注册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之一。”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点”及“面” 积极稳妥推进注册制改革
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平稳运行注册制,全面推行注册制条件趋于成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了试点经验,主板注册制改革会更加顺利,但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还要完善配套法规和制度。
“hjc黄金城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体系完善、监管转型与能力提升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生态,更好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易会满在4月9日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
“全市场注册制改革需要坚定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而科创板需要坚守‘硬科技’定位,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李炜表示。
可以预期,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后,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市场化程度将会大幅提升,更多类型企业有望获得上市融资机会,直接融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同时,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将充分发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对资本市场而言,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需要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审核注册机制,清晰各板块定位;需要上市公司继续提高信披质量,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需要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发挥好“看门人”作用;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护航注册制行稳致远。